下列选项中,与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”的教学原则相同的是( )。
2021-09-26 01:47 广州人事考试网 来源:广东华图教育
单选题
下列选项中,与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”的教学原则相同的是( )。 A 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 B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C 学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 D 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
正确答案:D
[华图教育题目解析]: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相关内容。题干中完整的句子为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;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意思为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,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,然后再启发他;学生思考后而有所领会,学生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。所以体现的是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。而D项出自《学记》,完整的句子为“君子之教,喻也。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”意思为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,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,是勉励而不是压制,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,即主张启发式教学。所以D项与题干的句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同,都是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。D项正确。A项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。意思为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,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。所以体现的是“学思行”相结合。与题干不符,排除。B项: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”出自《学记》,完整的句子为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意思为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,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。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,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;感到困惑,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。所以体现的是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。与题干不符,排除。C项:“学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”出自《学记》,完整的句子为“学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。人之学也,或失则多,或失则寡,或失则易,或失则止。此四者,心之莫同也。知其心,然后能救其失也。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。”意思为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,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。人们的学习,有的人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,有的人有得少为足的毛病,有的人认为太容易,生起轻忽,不认真学习的毛病,有的人有自我设限,不求进步的毛病。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,心理状态是不同的。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,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。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,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,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。所以体现的是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。与题干不符,排除。故正确答案为D。
以上是关于下列选项中,与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”的教学原则相同的是( )。的参考答案及解析。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广州公务员考试网。如有疑问,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。点击咨询>>>
特别说明:华图题库系统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,全面覆盖公务员考试、事业单位、教师招聘、职业资格、医卫类、计算机类等领域。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,助您不断前行!关注广东华图教育微信gdhtgwy,政策问题实时答,考试信息不漏看。
华图题库平台所收集的试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,维护您的合法权益。
(编辑:广州华图)